据一田资源网了解,今日上午,备受瞩目的成都一汽大众EA211发动机项目奠基及轿车三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这是成都一汽大众乃至四川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也标志着成都“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建设国际汽车城,打造国际化世界级高端产业基地迈出了坚实步伐。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出席奠基仪式并宣布开工。副省长李成云等省市领导出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徐建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戴诗林先生,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分别致辞。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铁成和第一副总经理米万德共同主持了当天的奠基仪式。
EA211:中国首款欧5标准并实现量产的发动机
EA211发动机项目一期投资额约28亿元人民币,规划产能为45万台,二期将达到60万台,整个项目预计将于2013年3月全面建成投产。据了解,作为中国第一款能够达到欧5标准并实现量产的发动机,EA211发动机融合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双气门相位调节系统等先进技术,同时高度注重节能环保,在轻量化、提升功率、扭矩指标以及降耗减排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准。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戴诗林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一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不断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不断加大在华的投入。与此同时,大众汽车还将一系列节能、环保、面向未来的汽车技术的集合,代表了大众汽车领先的创新技术的“蓝驱技术系列”在中国应用推广。EA211发动机项目是大众汽车‘蓝驱技术系列’的重要体现。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必将会给中国广大消费者带来益处,必将对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成都一汽大众三期:年产能将达45万辆
一汽-大众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为进一步拉动地区产业升级,完善成都基地建设,在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德双方股东的扶持下,启动EA211发动机项目和轿车三期工程。其中,一汽大众成都轿车三期工程总投资72亿元人民币。
据悉,一汽大众成都轿车三期工程将建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生产线。冲压车间采用自动化压机线,整线节拍最快可达到每分钟15次,位居世界领先水平;焊装车间采用激光钎焊,无缝焊接等行业领先工艺,自动化率超过53%。涂装车间采用国内领先的水性无中涂工艺,干式水幕系统,极大提高了项目的环保性;总装采用模块化装配,并使用了包括摩擦链输送在内的多项先进技术和工艺。
一汽大众成都轿车三期工程预计也将于2013年3月建成投产,届时年生产轿车产能将达45万辆,主要生产NCS和NF两款新车型。
加快建设“成都国际汽车城”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车城大道两旁,已耸立起一座座体量巨大的生产厂房,大众、丰田、吉利、沃尔沃等10个整车项目,神钢挖掘机等7个工程机械整机生产项目,以及180余家汽车配套项目入驻园区。
近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省委“两个加快”和“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全面落实市委“总体战略”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部署,始终把“两化”互动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引擎,突出以成都国际汽车城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为抓手,坚持走“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成都国际汽车城。
到目前,年产45万台轿车的一汽大众成都基地、年产5万台整车的四川一汽丰田、年产20万台整车的吉利高原汽车、年产10台轿车的沃尔沃成都基地、年产10万台重卡的大运汽车等10个重大整车制造项目聚集发展,初步形成年产125万辆整车生产平台,汽车产业实现从小到大、单一到多样、零散到集群、低端到高端的转变,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汽车千亿产业园。2010年,汽车产业实现整车生产10万辆、销售收入443亿元、增加值91亿元、税收4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0%、75%、54%、50%;汽车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成都神钢、四川一汽丰田建成工业百亿企业。2011年1-6月,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4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分别增长28%、28%;其中,汽车产业(含工程机械)实现整车(机)产量7.6万辆,实现销售收入 30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66 亿元,实现税收32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分别增长134%、37%、70%、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