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南明河航道工程年底开工 长6.8公里设8个码头

发布时间:2016-1-15

南明河滋润贵阳500多年
南明河,是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清水河的源头河流,发源于贵州安顺市平坝县林卡乡白泥田,全长118公里,自西向东贯穿而入贵阳市区。南明河在贵阳境内约100公里,沿线接纳车田河、陈亮河、麻堤河、小车河、市西河、贯城河、松溪河、鱼梁河、鱼洞河等9条支流,是流经贵阳市区最大也是最长的一条河流,500多年来一直滋润着贵阳这座城.

南明河上要开“水上公交”?从河滨公园上船,下一站会是哪里?甲秀楼设码头吗?

近日,贵州省招标投标网上关于“贵阳市南明河航运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公告”的招标信息,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经自媒体碎片化传播,引起深居内陆的贵阳人乃至贵州人的聚焦。

记者近日采访整理了南明河航运“简史”,并独家专访贵阳市海事局副局长丁勇,先行打探南明河航运建设工程初步方案的细节,了解到南明河航道的基本面目。

南明河航运工程,年底将开工。

南明河航运可追溯到明清

两岸柳枝飘摇,河中泛舟几许。君不要以为这是对江南小城的素描,历史上的贵阳城有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纵横其间,河上修建很多桥梁。人们散步,常有流水相伴,贵阳曾经也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流水小城”。

南明河的航运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后来随陆地运输的兴起和枢纽的完善,这条河的主要功能逐渐演变为城市防洪河道。

明清时,巡抚对南明河进行河段开发,以货运为主。它不仅是周边省份进出贵阳的交通曲径,也是百姓独木荡舟、来往于河两岸的交通要道。

最为著名的当属原贵阳一中桥码头,古代这里称为“两江口”。这名称,源于市西河在文化路与雪涯路交叉口不远处汇入南明河。光绪三十二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一中前身)迁至两江口,因河面没桥,当局在河两岸兴建了码头,并建造一艘能载50多人的渡船供学校师生通行,码头称为“南渡口”,船也是那个时代贵阳唯一的一艘大船。

除了赫赫有名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外,附近还有多所文武学堂。

直到1938年,因河水湍急渡船倾覆,造成12名学生溺亡的悲剧,学校教师联名上书要求修桥。那时桥虽然没有修成,为避免再出事故,政府在两岸码头上立了石柱,中间用钢索相接,钢索上套铁环,渡船系在铁环上,从而取消了划渡,摆渡人两手抓住钢绳交替前移,这样的摆渡方式一直持续到解放后。

1969年,中苏爆发边境军事冲突,出于战备需要,政府决定在两江口建一座桥。当时正好处于文革最动乱的时候,这座桥稀里糊涂上马,1972年才竣工,但不能走车。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加固整修,这座桥才得以使用。桥从设计建造开始一直没有好好命名,人们就约定俗成地称呼其为“战备桥”“一中桥”。

如今,一中桥早已消失,在原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铁桥,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筑城广场上的诸多桥梁之一。

有水就有桥,那时的贵阳城内外,凡有南明河的地方,都有很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梁。只不过那些桥梁因交通功能的萎缩及桥梁质量等因素,十有八九今天已经不存在。现在,桥大多也淡出人们的关注视野,融为城市公路中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工程交流,项目分享!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邮箱:spsurvey@163.com    QQ:985076282或1109313275    微信:wxid_yingdodo  电话:15376001257
工程建设分享  工程项目汇总  工程项目分享与交流!小柱工程    版权所有©2010    [鲁ICP备11031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