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青岛全市建筑行业发展整体向好,各项建设工作紧锣密鼓推进。据行业内统计,1-3月份,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226.5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地税缴税21.78亿元,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1.8%,为全年建设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一季度,青岛市进行了2016年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申报,计划在高新区、李沧区、黄岛区、胶州市、平度市、蓝色硅谷核心区、青岛新机场等7个区域进行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入廊管线主要包括了电力、通信、给水、热力、再生水、燃气、雨水、污水。
为了抓开工促竣工,市城乡建设委从优化建设环境入手,会同多部门在施工许可办理上为惠民生的公共服务类项目松绑,缩短了项目开工时间。据统计,一季度,30个重点公共服务续建项目得到快速推进,3个项目新开工建设,新增开工面积约57万平方米。社会投资项目承发包交易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从根本上为社会投资项目节省了交易环节所需的时间;极大降低了相关单位的经济成本,预计至少为各单位节省交易额5%的建设成本。
重点项目推进上,一季度,青岛市开工在建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35个,计划年内再开工的项目5个,年内继续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3个。教育设施中,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预计8月建成交付,分布在黄岛、城阳、即墨的五所高中(美术学校、外语学校、实验高中、19中、39中)将于今年6月竣工。欢乐滨海城九年一贯制学校顺利开工,杭州路配套幼儿园竣工交付,提前完成市办实事配套教育设施建设一季度工作目标。医疗设施中,青大附院东院二期、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市民健康中心等系列优质医疗项目正在加紧施工,青岛眼科医院红岛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海慈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计划年底建成。科技、文化、体育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市民健身中心、市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市科技馆、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等项目加速推进,市少年宫红领巾剧场计划今年10月竣工。这些强大的设施支撑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将更好更快地把青岛市建设成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高地,融才汇智、创新创业的热土,配套完善、宜居宜业的家园。
预计到今年年底,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已开工项目将达到40个,完工项目8个,建成面积58.91万平方米。来源: 青岛日报